-
linux的哲學思想:
1 一切皆文件
2 小型,單一用途的程序
3 鏈接程序,共同完成復雜的任務
4 避免令人困惑的用戶界面
5 配置數據存儲在文本中 - 1Byte=8bit
1k=1024Byte
1M=1024k
1G=1024M
1T=1024G
1P 1E 1Z 1Y 1D
每個漢字占2個字節(Byte) 每個英文字母占1字節(Byte) - 在網絡配置文件中修改網絡開機自啟項:
在centos6 nano /etc/sysconfig/network-
scripts/ifcfg-eth0
在centos7 nano /etc/sysconfig/network-
scripts/ifcfg-ens33
ONBOOT=no
IPV4_FAILURE_FATAL=no
將這幾項改為:
ONBOOT=yes
IPV4_FAILURE_FATAL=yes
保存一下然后注銷一下網絡就主動開機自啟了 - 設置開機root賬號登陸:
nano /etc/gdm/custom.conf
在[daemon]下邊加上
AutomaticLoginEnable=true
AutomaticLogin=root
保存即可
同樣你也可以設置其他賬號默認登陸只需把root改為你想設
置的賬號就好了 - 關于命令別名:
alias 建議放在 ~/.bashrc
僅對當前用戶:~/.bashrc
對所有用戶有效:/etc/bashrc
也可以在/etc/profile.d/目錄下創建”.sh” 后綴的文件在
里面寫入你想要配置的內容加入就可以了如 “PS1”。。。。。
。 - 時區文件放置目錄:/usr/share/zoneinfo/
更改時區的方法:
centos6
tzselect 進入選項互動模式選擇自己需要的時區
centos7
timedatectl 顯示當下系統設置的時區
timedatectl list-timezones 查看所有時區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如:
更改成上海時區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 which –skip-alias cmd 直接顯示絕對路徑而不顯示命令別名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觸發磁盤掃描”host2″可以是“host1”? “host0”
- 刪除大文件,釋放磁盤空間:
rm bigfile 不一定直接釋放磁盤空間
lsof | grep deleted 查看刪除進程
發現有USRE正在使用bigfile導致刪除bigfile但沒有立即釋放空間
正確的刪除方法是:
> bigfile
rm -f bigfile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