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1)

學習筆記

1.uname -n (hostname) 都是顯示主機名的
2.systemctl daemon-reload
3.ls /usr/lib/systemd/system/ |grep httpd ,/usr/lib/systemd/system 下的腳本包括啟動的和禁用的,
? 而 /etc/systemd/system/ 下的腳本都是enable的腳本,并且enable的腳本并非開機就被啟動,而是在需要的時候才會被啟動
4.lsof -i tcp:3306 查看tcp協議的3306端口。
5.IANA把D類地址留給組播使用: 224.0.0.0 – 239.255.255.255
6.學會使用man 配置文件來查看配置選項信息(很重要)
7.pcs cluster auth node1 node2 出現驗證不通過的情況,是因為防火墻沒有關掉的原因
8.unicast 單播, udpu(UDP unicast)
9.grep -v ‘^[[:space:]]*#’ corosync.conf
10.vim /etc/rsyslog.conf ?系統日志配置文件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service
11.systemctl is-enabled httpd ?#查看服務是否是開機啟動
12.ln -sv apache-tomcat-8.0.23 tomcat 創建軟連接,tomcat 是鏈接文件,apache-tomcat-8.0.23是源文件
13.環境變量的文件位置:vi /etc/profile.d/tomcat.sh
14.create database zabbix_proxy character set utf8;
15.grant all on zabbix_proxy.* to zbxuser@’172.16.%.%’ identified by ‘zbxpass’;
16.PS1=”\[\e[36;1m\][\u@\[\e[32;1m\]\h \W] \[\e[0m\]”
17.1,$s/^[^[:space:]]/ ? ? &/g ?將文件中非空行的內容前面添加空白,&表示前面的非空行
18.lscpu 查看cpu相關信息
19.lsb_release -a(cat /etc/centos-release) ?查看系統版本號,與/etc/centos-release 查看版本號一致
20./etc/motd 顯示登陸后的信息(Message of the day)
21.rz 用于向linux主機傳送文件,可以使用yum install lrzsz -y 來安裝rz、sz 工具
22.設定開機自動以某用戶的身份自動登錄
23.killall -0 nginx 通過返回值可以探測服務是否存在
24.alt + 數字,可以指定重復打印字符的次數
25.各類型顯示文件顏色配置 /etc/DIR_COLORS
26.#mount
tmpfs on /run/user/0 type tmpfs (rw,nosuid,nodev,relatime,seclabel,size=99996k,mode=700)
中的relaytime 就是為了避免重復讀操作引起的不必要的access time 更新,一般的更新條件是兩次讀操作的時間超過1天,或是mtime的時間比atime的時間要新,才會再次更新atime
27. 注意let a=$a+1
#!/bin/bash
a=1
until [ $a -gt 2 ]; do
? ? let a=$a+1
? ? echo $a
done
28.lsof |grep deleted 刪除文件但是空間沒有釋放,可以通過該命令查看已經刪除卻被進程所使用的文件
29.exportfs(showmount -e) 查看nfs服務器共享出去的路徑與IP
30.文件有時無訪問權限可能是因為selinux的設置問題,注意改成setenforce 0 并且修改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selinux
31.使用 yum install nfs-utils -y 安裝nfs服務,并使用systemctl start nfs.service 啟動nfs服務
32.nfs的主服務配置文件為:/etc/exports
? ?/www/htdocs 192.168.1.0/24(rw) ?#將/www/htdocs目錄共享給192.168.1.0的網段內的所有主機,并且權限為讀寫
33.免密碼登錄:ssh-keygen -t rsa
? ? ?ssh-copy-id -i /root/.ssh/id_rsa root@node2
34.查看各分區的inode節點信息: # df -i
35.三種查看所有已掛載的設備: 1.mount ?2. cat /proc/mounts ?3. cat /etc/mtab
36.vim + file #打開文件并且光標的位置在文件末尾(常用)
37.vim -O file1 file2 #垂直分屏
? ?vim -o file1 file2 #水平分屏
38.vi +/pattern filename # 打開文件將光標置于第一個與patter匹配的處,并且會高亮顯示匹配的字符串
39.vi中刪除文檔中所有的空白行
? ?:g/^$/d
40.tar –exclude=python* -cvzf my.tar.gz * ?#排除以python開頭的所有文件并壓縮
41.查看文件的前10行,可以使用head -10 /etc/passwd ,也可以使用sed 10q /etc/passwd
42.計算文件的行數,可以使用wc -l /etc/passwd ,也可以使用 sed -n ‘$=’ /etc/passwd
43.取出文件的指定行的內容 # sed -n ’20p’ /etc/passwd
44.刪除文件匹配行至文件末尾的所有內容 # sed -i ‘/aaa/,$d’ /home/test
45.顯示文件的指定行的內容 # sed -n ‘2,10p’ /etc/passwd
46.sed ‘s/^root/&localhost/’ example ? ?#&符號表示替換換字符串中被找到的部份。所有以root開頭的行都會被替換成它自已加 localhost,變成rootlocalhost
47.反斜線和單引號都可以執行原始命令本身,而不執行別名。如:\ls,或者’ls’
48.date 修改時間: date 月日時分年.秒,如 date ?022313062018.30
49.clock(hwclock) 顯示系統的硬件時間,
? ?clock -s 從硬件時鐘設置系統時間
? ?clock -w 從當前系統時間設置硬件時鐘
50.將windows上傳到linux環境中出現亂碼的文本(windows中默認的是ANSI格式),通過iconv -f gb2312 win.txt -o win3.txt
51.centos中whatis查看命令需要依賴于whatis數據庫,可以使用makewhatis(僅centos6中可用)來創建數據庫,centos7中使用mandb來創建whatis數據庫
? whatis數據庫在系統剛剛安裝完以后不可用
52.可以打印命令不執行,如:!man:p 防止執行的命令有誤
53.!*表示的是命令所有的參數,可以使用command !* 重新對上次執行的命令參數使用command命令來執行
54.ctrl + o 用于執行命令并再次給出顯示執行過的命令
55.ctrl + xx 用于切換光標的當前位置與命令行首進行切換
56.啟動光盤自動掛載 systemctl start autofs ,掛載點在 /mis/cd上,通過cd /mis/cd 可以查看光盤中的內容,掛載過程是自動完成的,無須手動。有時需要logout后重新登錄
57.通過df -T 可以查看文件系統類型
58.ls -1 豎行列出文件夾內容,但沒有文件的詳細信息
59.ls -d */ 顯示當前目錄下面的目錄
60.創建指定文件大小的文件:dd if=/dev/zero of=/boot/bigfile bs=100M count=10 可以控制文件大小
61.rm 刪除文件后空間沒有釋放的原因是因為刪除的文件正在被使用,可以通過lsof|grep deleted 來查看被刪除但空間沒有被釋放的進程
62.大文件快速釋放空間的辦法最好使用 > 重定向符號來清空大文件,此辦法可以立即釋放空間(不論文件是否正在被使用),rm刪除文件的時候,如果文件正在被使用,空間不會立即釋放。
可以通過lsof |grep deleted 來找到刪除文件的進程號pid ,使用kill -9 pid 來終止程序
63.文件是由元數據區與數據區組成,元數據區中存放的是文件或目錄的屬性信息,包括atime,ctime,mtime,mode,links,inode號,data指針,通過指定的inode編號的data指針可以從數據區找到該inode編號的文件內容,對于目錄來講,通過該inode編號對應的data指針可以在數據區找到該inode號對應的文件名與inode編號的對應關系,然后通過文件名對應的inode號,再次查找便可找到文件的內容。
對于硬鏈接而言,同一inode號對應于數據區中的內容存放的是file1<–>100,file2<–>100對應關系,刪除硬鏈接的時候刪除的是文件名與inode編號的對應關系,所以,刪除目標文件file1鏈接文件還是可以正常打開,目錄不能創建硬鏈接。
對于軟鏈接inode的對應的data指針是指向的數據區的鏈接地址,由該鏈接地址找到對應的inode號,進而找到數據區中文件的內容
64.徹底刪除文件可以使用shred -uvzn 10 file1
65.使用vim打開文件的時候,實際是打開的文件的fd(file descriptor)文件描述符,可以通過查找打開的文件的pid號,再去/proc/pid號/fd/ 可以查看到vim編輯的文件時以.開頭的隱藏文件,文件保存之后才會寫到真實的文件中去,并刪除隱藏文件
66.查看當前的終端窗口 tty 可以查看,然后可以使用重定向將輸出內容重定向指定的終端 ls /etc/ > ?/dev/tty/1
67.使用>> file 來創建文件比> 創建文件安全,因為不會清空文件
68.set -C ?可以禁用> 清空文件的功能,也可以使用強制覆蓋 >|,如ls /etc/ >| file1,使用set +C 開啟允許覆蓋
69.可以使用()來將多個命令的組合統一重定向,如(ls;pwd;uname) > file1, 括號的兩邊有無空格均可
70.grep -v ‘^[[:space:]]*#’ /etc/corosync/corosync.conf 刪除每行以#號注釋且前面有空白行的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4413

(2)
滌生滌生
上一篇 2018-04-01
下一篇 2018-04-01

相關推薦

  • Linux用戶和組簡介

    練習為主

    Linux筆記 2018-07-08
  • hell腳本基礎知識詳細介紹

    Shell本身是一個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它是用戶使用Linux的橋梁。Shell既是一種命令語言,又是一種程序設計語言。作為命令語言,它交互式地解釋和執行用戶輸入的命令;作為程序設計語言,它定義了各種變量和參數,并提供了許多在高級語言中才具有的控制結構,包括循環和分支。 它雖然不是Linux系統核心的一部分,但它調用了系統核心的大部分功能來執行程序、建立文件…

    Linux筆記 2018-05-14
  • rpm以及yum命令的常見選項

    1、簡述rpm與yum命令的常見選項,并舉例 rpm -q :查詢軟件包 rpm -i:安裝軟件包 rpm -U:升級安裝 rpm -F:更新軟件包 rpm -e:卸載軟件包 -v:輸出詳細信息 -l:列出相關信息 rpm -qa:查詢所有已經安裝的軟件包的信息 rpm -qpl: 查詢未安裝軟件包的信息 rpm???–import???/etc…

    Linux筆記 2018-04-08
  • linux第一周總結

    一個小白的感受

    Linux筆記 2018-04-01
  • Shell 腳本的進階

    if case

    2018-05-07
  • mysql數據庫的安裝

    實戰:rpm包安裝 1、yum安裝 centos6上yum install mysql-server rpm -ql mysql-server /etc/rc.d/init.d/mysqld? 服務名(服務腳本的名稱) /usr/libexec/mysqld? 數據庫的主程序(二進制的程序路徑與平時看到的二進制程序路徑不一樣) /var/lib/mysql?…

    Linux筆記 2018-06-11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