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系統啟動/boot修復(實驗)
實驗說明
Linux內核加載根文件系統執行/sbin/init程序前,需要找到根設備位置,如果根設備需要驅動的支持,內核有可能無能為力,通過提供一個過渡的臨時根文件系統可以使得內核的設計更靈活簡單.通常過渡的臨時根文件系統基本上是內存文件系統.Centos6系列使用的是initramfs文件系統。init文件,cpio格式鏡像文件在內核啟動完成后把它復制到rootfs中,作為內核初始的根文件系統,完成掛載系統真正的根文件系統。通過本實驗加深對initramfs文件的作用理解。
實驗內容:(虛擬機)
CentOS6中/boot/initramfs-2.6.32-696.el6.x86_64.img文件被損壞或者被刪除
實驗現象:
系統無法啟動,引導系統啟動界面卡滯不動
解決方案:
1、重啟系統————按Esc(調出光盤啟動菜單),選擇光盤啟動,回車。
2、選擇救援模式,回車。
3、接下來就是系統的默認設置,我們可以直接回車。注意,中間有一步需要我們設置網絡,此時選擇跳過,因為我們修復文件是手動創建,不需要接入網絡。然后接著下一步,最后一步選擇開啟一個shell
4、進入shell后,我們就可以來準備恢復目標文件了
5、ls /mnt/sysimage/boot/查看/boot、文件夾下缺少了initramfs-2.6.32-696.el6.x86_64.img文件,然后我們需要看一下光盤掛載在哪個目錄下,方便我們切換根目錄
6、chroot /mnt/sysimage (切換根目錄),然后我們用mkinitrd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uname -r`命令來手動創建initramfs-2.6.32-696.el6.x86_64.img文件,創建時請耐心等待,費時可能稍長。后面的`uname -r`的作用是提供重建參數,與前面有一空格。然后使用sync命令將緩存與磁盤同步,避免創建的文件沒有被保存入磁盤而前功盡棄。盡量多刷幾遍。最后我們查看/boot/目錄,目標文件已經成功創建出來了!
7、exit——exit——選擇reboot。重新啟動系統!
8、文件恢復,系統已啟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