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nux因為開源,所以有很多發行版,但為了便于用戶使用、管理,需要有一套標準來規范,這套標準叫FHS(文件系統層級標準),主要構成如下:
? ? ? /: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切的開始
/bin:系統提供給所有用戶使用的基礎命令二進制文件
/sbin:系統管理類的命令二進制文件
/boot:系統引導、加載時用到的靜態文件,啟動加載器必須使用到的靜態文件,如內核、grub等
/root:root用戶的家目錄
/home :普通用戶的家目錄
/etc:系統配置文件,只能是靜態文件
/tmp:存放臨時文件,供所有用戶執行、寫入操作,有特殊權限設置
/dev:系統設備文件,所有設備文件都存放于此,設備文件也叫特殊文件
/mnt:系統臨時掛載點
/media:可移動設備掛載點,例如:光盤、U盤
/lib:系統庫文件,共享庫,內核模塊
/lib64:64位系統的庫文件,為bin、sbin里面的命令提供服務、共享庫以及為內核提供內核模塊
/srv:系統提供的服務數據,當前主機為服務提供的數據
/usr:系統安裝完后最大體積的目錄,存放全局共享只讀文件
/usr/bin、/usr/sbin:用戶為了完成某些操作可能用到的命令
/bin、/usr/sbin:系統自身啟動、運行時可能會用到的核心二進制命令
bin和sbin為什么要分開,因為系統自身啟動時,在/usr掛載之前要用到bin、sbin中的文件,所以usr可以單獨分區,但bin和sbin必須和/在一起
/usr/lib、/usr/lib64:非核心命令依賴的共享庫
/opt:存放應用程序安裝包、第三方程序,但現在主流都不放opt下
/proc:內核和進程信息虛擬化之后的文件系統接口,稱為偽文件系統,一旦關機后,該目錄為空,開機后目錄中就有文件,多為一些內核參數,是系統把內存中正在運行的內核、進程映射為文件
/sys:偽文件系統,存放硬件設備信息虛擬文件系統接口,這個目錄比/proc更優化、更統一,以后會取代/proc
/var:一開始體積很小,但隨著使用過程,越來越大,存放經常發生變化的文件
/var/log:日志文件
/var/cache:應用程序緩存數據
/var/crash:系統crash時dump出來的數據
/var/games:游戲數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