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教育網絡班21期+第1周課程練習

一、計算機原理及組成部分

數學家馮·諾依曼,按不同功能把計算機分成了五大組成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入出設備。

現代計算機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稱為CPU,主要進行各種數據運算和對各種命令進行解釋;存儲器被分為兩類,一類以內存為代表的隨機存儲設備,主要特點是速度快,容量有限,斷電后信息就消失,另一類是硬盤為代表的外部存儲設備,容量大,數據不易丟失;而輸入和輸出設備在現代計算機的作用越來越弱化,包括顯示器,鍵盤,鼠標一類的在server端越來越少,反而server端通過網卡作為輸入輸出設備越來越常見。

        

二、最常見的Linux發行版有Redhat\Centos、Suse、Ubuntu \Debian.

    Centos系列發行版是基于Redhat源碼重新編譯后發行的免費版,RedhatCentos主要應用于服務器端。

    Ubuntu是基于Debian的二次發行版,和Debian一樣主要應用范圍在桌面系統,每六個月發面一個新版本,目前最新版是16.04.

   Suse的出現本意是為編譯一個德文版的Linux,推出后廣受好評,后被Novell公司收購。

        

三、Linux哲學思想

  1、一切皆文件,所有的設備都以文件的形式表現出來。

所有的配置都以文本文件的方式存放,環境變量、程序參數等等等,都可以使用文本編輯工具對配置文件進行配置。

2、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在程序正常執行時,Bash盡量不產生信息,不與用戶交互。目的是方便使用腳本進行自動化管理。

3、用小應用的組合,完成大功能

 

四、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1、ifconfig    獲取和修改網絡接口的配置信息
       使用格式:  ifconfig [網絡設備] [參數]
                參數:
       up 啟動指定網絡設備/網卡。
down 關閉指定網絡設備/網卡。
-a 顯示全部接口信息
address 為網卡設置IPv4地址

 

2、echo   文本輸出
         用法:     echo [-OPTION]... [STRING]...
    常用選項:                          
     -n      不在輸出行最后自動換行
     -e      處理特殊字符(指以下的轉義字符)
     \n      換行符
     \t      TAB鍵,
     \b      退格刪除
     \\       \

Echo在輸出變量時,要在變量名前加$符號。還要注意單引號雙引號的區別(弱引用與強引用)

 

3、tty      打印登錄終端所對應的文件名

4、statx    開啟X圖形界面(沒用過圖形界面)

5、export   設置環境變量

    Export 變量名=變量值

    Export設置的環境變量只對當前shell及當前shell的子shell產生作用。

6、pwd      顯示當前的工作目錄

     Pwd命令實際是調動的$PWD 環境變量的值

7、History  歷史命令

     -a:   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中;

     -d:   刪除歷史中指定的命令;

     -c:   清空命令歷史;

   命令歷史文件:~/.bash_history

         !#:     調用歷史中第#條命令;

           !string 調用歷史中最近一個以string開頭的命令;

           !!:     上一條命令

8、Shutdown

shutdown [OPTION]…  TIME [MESSAGE]

-r:           eboot重啟

-h:          halt

-c        cancel.

shutdown 通過通知 init 進程,要求它改換運行級別來實現。運行級別 0 用來關閉系統。

9、Poweroff

      poweroff在關閉計算機操作系統之后,最后還會發送ACPI指令,通知電源,最后切斷電源供應

10、Reboot   重啟

    -f 強制

    -w 測試

11、Hwclcok   顯示硬件時間,硬件時間與系統時間會有差異
    Hwclock –s    同步硬件時鐘為系統時間
    Hwclock –w   同步系統時鐘為硬件時間

12、date    顯示或設置日期
         顯示日期    date [OPTION]... [+FORMAT]:顯示
       FORMAT: 格式符號
    +%D      月/日/年
    +%F       年-月-日
    +%T       時間
    +%a, %A     星期
 
設置日期date  [MMDDhhmm[[CC]YY][.ss]]:設置
            MM: 月分
            DD:幾號
            hh: 小時
            mm: 分鐘
            YY: 兩位年份
            CCYY: 四位年份
            .ss: 秒鐘

五、Linux命令幫忙

    Linux命令幫忙有很多方法獲取,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內部命令使用help command

2、  外部命令

a)         Command –help  |  command –h

b)         man command 使用man手冊

c)         info command

d)         程序自帶的文檔  /usr/share/doc/command-version

e)         程序的官方網站社區

   3、man手冊共分為八章man1。。。man8,其中:

1是普通的命令。

2是系統調用,open,write之類的。

3是庫函數,printf,fread。

4是特殊文件,也就是/dev下的各種設備文件。

5是指文件的格式,比如passwd, 就會說明這個文件中各個字段的含義。

6是給游戲留的,由各個游戲自己定義。

7是附件還有一些變量,比如向environ這種全局變量在這里就有說明。

8是系統管理用的命令,這些命令只能由root使用,ifconfig。

 

六、Linux文件系統

   根文件系統 rootfs:   root filesystem

/root:  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 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 grub

/bin :  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掛載到獨立分區

/sbin 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掛載到獨立分區

/lib  基本共享庫文件,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  專用于64位系統的共享庫文件

/etc  配置文件目錄

         /etc/opt: opt目錄中應用程序配置文件

      /etc/x11: 圖形界面x協議配置文件

/home:默認的各用戶家目錄位置

/root root用戶家目錄

/media:移動設備掛載點

/mnt: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dev:設備文件路徑

          B:block device 塊設備,可隨機訪問

          C:character device 字符設備,線性訪問

/opt:第三方應用程序軟件存放位置

/srv:系統上服務所用到的中間類數據

/tmp:臨時文件

/usr:全局共享只讀數據

Bin :保證系統完整功能的應用程序

Sbin:保證系統完整功能的應用程序(管理員才有權限)

Lib

Local: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Bin, sbin, etc, lib, lib64, share

IncludeC程序的頭文件

Share:結構化獨立的數據,doc,man

/var可變數據文件

Cache:應用程序緩存數據

Lib:應用程序狀態信息

Local:專用于/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Lock:鎖文件

Log:日志目錄

Opt:專用于/opt目錄下的應用程序存放可變數據

Run:與運行中程序有關的數據,通常用于存放PID文件

Spool:應用程序數據池

Tmp:保存系統兩次重啟之間產生的臨時數據

/proc:用于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偽文件系統

/sys:用于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的偽文件系統

/misc:備用的雜項文件

/lost+found:格式化后生成,每個分區都會產生

/selinuxselinux相立的安全策略

 總結:

   以bin和sbin命名的目錄存放應用程序,以lib和lib64命名的目錄存放各種庫文件,以tmp命名的為臨時文件目錄。/dev為設備文件目錄,以etc命名的存放各類配置文件。

原創文章,作者:N21-沉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9851

(0)
N21-沉舟N21-沉舟
上一篇 2016-06-26
下一篇 2016-06-26

相關推薦

  • 推薦-LVS專題: LVS的工作模型和調度算法介紹

    LVS專題: LVS的工作模型和調度算法介紹 LVS專題: LVS的工作模型和調度算法介紹 前言 什么是負載均衡? 什么是LVS? LVS的架構: LVS的實現模型: NAT實現原理: DR實現原理: TUN實現原理: FULLNAT實現原理: LVS的調度算法 靜態調度算法(4種) 動態調度算法(6種): 總結 前言 本文大概介紹一下LVS的工作方式和實現…

    Linux干貨 2016-04-05
  • 聊聊CentOS6的啟動過程

    前言:     作為一個合格的運維人員,系統的啟動過程我們需要牢記在心,此文不深入探討,只求大致理解CentOS6的啟動過程。 一張圖帶你了解CentOS6的啟動過程 注意:圖片放大查看效果更佳 上圖各階段詳解 POST:計算機開機時BIOS對其各硬件的簡單測試,測試各硬件的完整性 BootSqunce:加電自檢后根據…

    Linux干貨 2016-03-14
  • N22-℡浮生.若夢 ╮第九周作業

    1、寫一個腳本,判斷當前系統上所有用戶的shell是否為可登錄shell(即用戶的shell不是/sbin/nologin);分別這兩類用戶的個數;通過字符串比較來實現; #!/bin/bash ## declare -i log_user declare -i notlog_user for i …

    Linux干貨 2016-12-12
  • vsftpd虛擬用戶搭建

    vsftpd虛擬用戶搭建 1.安裝vsftpd等一系列的安裝包 yum install vsftpd mariadb-server mariadb-devel pam-devel -y 2.安裝pam_mysql 下載:pam_mysql-0.7RC1.tar.gz wget -c ftp://172.16.0.1/pub/Sources/sources/p…

    Linux干貨 2017-06-06
  • 用戶與用戶組相關的配置文件與命令總結

    Linux 中用戶與用戶組相關的配置文件與命令總結 用戶與用戶組 UID、GID 名稱解析與解析庫(passwd、group、shadow、gshadow) 用戶信息庫/etc/passwd 用戶密碼信息/etc/shadow 組的信息庫/etc/group 組的密碼信息/etc/gshadow 用戶管理命令 用戶組管理命令 用戶與用戶組 Linux是一種多…

    2016-10-23
  • 創建CA

    創建CA和申請證書 創建私有CA: 首先在CA服務器端創建CA。 先去看openssl的配置文件: /etc/pki/tls/openssl.cnf 一般我們不會去更改這個配置文件,但是要去看一下。我們是根據這個文件創建的CA. 這個文件里是openssl的配置文件,我們打開后只觀察與CA有關的文件。   在文本中可以看出一個主機中可以有多個CA,…

    2017-07-28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6-29 15:26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些,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