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CPU:運算器、控制器,內存: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IO:磁盤、網卡
Linux的發行版
slckware: suse
debian:ubuntu
redhat:rhel、centos、fedora
Linux的哲學思想
一切皆文件;由眾多單一目的小程序組成;盡量避免跟用戶交互;使用純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命令的使用格式
命令+選項+參數
ifconfig:顯示所有網卡的狀態 ifconfig eth0 :顯示指定網卡的狀態
echo:顯示一行文本
tty:顯示連接標準輸入的終端的文件名
startx:啟動圖形界面
export:修改環境變量值
pwd:顯示當前目錄
history:顯示歷史命令
shutdown:關機或重啟
poweroff:關機
reboot:重啟
hwclock:BIOS時間
date:系統時間
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
內部命令使用 help 命令 的方式查看
外部命令使用 man 命令 的方式查看
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man1: 用戶命令、man2: 系統調用、man3: C庫調用、man4: 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
man5: 配置文件格式、man6: 游戲、man7: 雜項、man8: 管理類的命令
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boot: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 grub)都存放于此目錄;
/bin: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lib: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錄(純文本文件);
/home/USERNAME:普通用戶家目錄;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media:便攜式移動設備掛載點;
/mnt: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dev: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存儲位置;
/opt: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srv:系統上運行的服務用到的數據;
/tmp:臨時文件存儲位置;
/usr: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 data;
/var: variable data files
cache: 應用程序緩存數據目錄;
lib: 應用程序狀態信息數據;
local:專用于為/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lock: 鎖文件
log: 日志目錄及文件;
opt: 專用于為/opt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run: 運行中的進程相關的數據;通常用于存儲進程的pid文件;
spool: 應用程序數據池;
tmp: 保存系統兩次重啟之間產生的臨時數據;
/proc: 用于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虛擬文件系統;
/sys:用于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關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儲位置;
Linux上的應用程序的組成部分:
二進制程序:/bin, /sbin, /usr/bin, /usr/sbin,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庫文件:/lib, /lib64, /usr/lib, /usr/lib64, /usr/local/lib, /usr/local/lib64
配置文件:/etc, /etc/DIRECTORY, /usr/local/etc
幫助文件:/usr/share/man, /usr/share/doc, /usr/local/share/man, /usr/local/share/doc
原創文章,作者:hhaa0352,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0365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