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2-第一周練習作業-冥界之王

1.描述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硬件組成(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
輸入設備:鼠標,鍵盤,麥克,聲卡(輸入聲音),掃描儀,手寫板等
輸出設備:顯示器,聲卡(輸出聲音),音箱,投影儀等
存儲器:內存,硬盤,磁帶,CPU內部還可以分1,2,3級緩存
運算器:主要完成對二進制數據的定點算術運算(加減乘除)、邏輯運算(與或非異或)以及移位操作。在某些CPU中還有專門用于處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控制器:運算器只能完成運算,而控制器用于控制著整個CPU的工作
軟件組成(系統軟件,應用軟件)
系統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
應用軟件:游戲,office等

2.按系列羅列linux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是Red Hat公司的LINUX發行版,面向商業市場,包括大型機 。紅帽公司對企業版LINUX的每個版本提供7年的支持。
centos: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社區版本,可以說是rhel的免費版本,和rhel兼容,但是不提供售后服務。
oracle linux:全稱為Oracle Enterprise Linux,簡稱OEL。Oracle Enterprise Linux是由Oracle公司提供支持的企業級Linux發行。據項目網站稱,Oracle以Red Hat Linux做為起始,移除了Red Hat的商標,然后加入了Linux的錯誤修正。并提供了對oracle數據庫良好的支持。
ubuntu:Ubuntu是一個以桌面應用為主的GNU/Linux操作系統,其名稱來自非洲南部祖魯語或豪薩語的“ubuntu”一詞,意思是“人性”。 Ubuntu基于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與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個月會發布一個新版本。
suse:SUSE Linux原是以Slackware Linux為基礎,并提供完整德文使用界面的產品。1992年 Peter McDonald成立了Softlanding Linux System(SLS)這個發行版。這套發行版包含的軟件非常多,更首次收錄了X Window及TCP/IP等包。
fedora:Fedora Linux是較具知名度的 Linux 發行包之一,奠基于 Red Hat Linux。它是一套功能完備、更新快速的免費操作系統。而對贊助者 Red Hat公司而言,它是許多新技術的測試平臺,被認為可用的技術最終會加入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
debian:Debian,是一種自由操作系統,全稱Debian GNU/Linux,采用Linux作為內核,由Debian計劃(Debian Project)組織維護。Debian是一個純粹由自由軟件所組合而成的作業環境,而其背后并沒有任何的營利組織支持。
opensuse:opensuse 是一個開放社區的計劃,由Novell贊助,其前身為 SuSE Linux。就像大部分的發行版,openSUSE包含了默認的圖形用戶界面及命令行接口的選項,在安裝過程中,用戶可以從KDE、GNOME和Xfce中挑選作為想要的圖形用戶界面。
gentoo:Gentoo Linu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于Portage 包管理系統的Linux 元發行版發行版本。此項目和它的產品以巴布亞企鵝命名。Gentoo包管理系統的設計是模塊化、可移植、易維護、靈活以及針對用戶機器優化的。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1、一切皆文件:在linux上不管是/dev下設備顯示,還是文本,都是顯示的是文件
2、單一目的的小程序:都是一個rpm包實現一個小的功能
3、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任務:安裝rpm包的時候可能有包的依賴關系,裝這個包之前可能要裝別的一些包,來實現一個功能
4、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在linux下都是文件,比如/etc/passwd保存用戶信息的,mysql默認配置/etc/my.cnf,都可以用vi編輯器修改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格式: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例如:ls -al(短選項)
           ls –all(單詞,長選項)

ifocnifg命令:查看IP地址
[root@CentOS6 ~]# 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8:00:27:9F:0E:1F  
          inet addr:192.168.56.254  Bcast:192.168.56.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a00:27ff:fe9f:e1f/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53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4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6573 (6.4 KiB)  TX bytes:5901 (5.7 Ki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65536  Metric:1
          RX packets:8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8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580 (580.0 b)  TX bytes:580 (580.0 b)
inet addr:192.168.56.254這個表示本機的IP地址
HWaddr:表示網卡的硬件地址 08:00:27:9F:0E:1F

echo命令:回顯,顯示提示信息
[root@CentOS6 ~]#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tty命令:查看終端正在使用的終端設備
[root@CentOS6 ~]# tty
/dev/pts/0

startx命令:
這個要是不裝圖形,是沒有這個命令
[root@CentOS6 ~]# startx
hostname: Host name lookup failure
xauth:  file /root/.serverauth.1987 does not exist

X.Org X Server 1.17.4
Release Date: 2015-10-28
X Protocol Version 11, Revision 0
Build Operating System: worker1 2.6.32-573.18.1.el6.x86_64
Current Operating System: Linux CentOS6.8 2.6.32-642.el6.x86_64 #1 SMP Tue May 10 17:27:01 UTC 2016 x86_64
Kernel command line: ro root=UUID=e0d821b1-288e-42b4-a3a2-c89292f74de6 rd_NO_LUKS rd_NO_LVM.UTF-8 rd_NO_MD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crashkernel=128M  KEYBOARDTYPE=pc KEYTABLE=us rd_NO_DM rhgb quiet
Build Date: 11 May 2016  08:30:28PM
Build ID: xorg-x11-server 1.17.4-9.el6.centos
Current version of pixman: 0.32.8
    Before reporting problems, check http://wiki.centos.org/Documentation
    to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the latest version.
Markers: (–) probed, (**) from config file, (==) default setting,
    (++) from command line, (!!) notice, (II) informational,
    (WW) warning, (EE) error, (NI) not implemented, (??) unknown.
(==) Log file: "/var/log/Xorg.0.log", Time: Sun Aug 14 09:44:29 2016
(==) Using system config directory "/usr/share/X11/xorg.conf.d"
GNOME_KEYRING_SOCKET=/tmp/keyring-VvQJ53/socket
SSH_AUTH_SOCK=/tmp/keyring-VvQJ53/socket.ssh
GNOME_KEYRING_PID=2175
W: main.c: This program is not intended to be run as root (unless –system is specified).

** (gnome-user-share:2271): WARNING **: gnome-user-share cannot be started as root for security reasons.
Failed to play sound: Not available

(process:2282): GLib-WARNING **: goption.c:2132: ignoring no-arg, optional-arg or filename flags (8) on option of type 0

(process:2282): GLib-WARNING **: goption.c:2132: ignoring no-arg, optional-arg or filename flags (8) on option of type 0

(process:2282): GLib-WARNING **: goption.c:2132: ignoring no-arg, optional-arg or filename flags (8) on option of type 0

(polkit-gnome-authentication-agent-1:2287): GLib-GObject-WARNING **: cannot register existing type `_PolkitError'

(polkit-gnome-authentication-agent-1:2287): GLib-CRITICAL **: g_once_init_leave: assertion `initialization_value != 0' failed
Initializing nautilus-open-terminal extension
** Message: applet now removed from the notification area
** Message: applet now embedded in the notification area
Initializing nautilus-gdu extension
Warning! /root/install.log refers to a file with more than one hard link, not fixing hard links.
Warning! /root/lihui1.txt refers to a file with more than one hard link, not fixing hard links.

export命令:導出變量,可以在當前的shell和子shell訪問這個變量
[root@CentOS6 ~]# export a=1
[root@CentOS6 ~]# bash
[root@CentOS6 ~]# echo $a
1

pwd命令:顯示當年的路徑位置
[root@CentOS6 ~]# pwd
/root

history命令:顯示歷史命令記錄信息
-c: 清空命令歷史;
history -c
-d offset:刪除指定命令歷史
history -d 2
-r: 從文件讀取命令歷史至歷史列表中;
[root@CentOS6 tmp]# history -r lihui.txt

-w:把歷史列表中的命令追加至歷史文件中;
[root@CentOS6 tmp]# history -w lihui2.txt
history #:顯示最近的#條命令;
[root@CentOS6 tmp]# history 10
  550  ll
  551  echo "ls" > lihui.txt
  552  history -r lihui.txt
  553  ls
  554  history
  555  history -w lihui2.txt
  556  ll
  557  vim lihui2.txt
  558  history 100
  559  history 10
[root@CentOS6 tmp]#

shutdown命令:關機
立刻關機:[root@CentOS ~]# shutdown -h now
5分鐘后重啟:[root@CentOS ~]# shutdown -r +5
設定定點關機:[root@CentOS ~]# shutdown -h 15:00
發消息到用戶:[root@CentOS ~]# shutdown -k "hello"
在多少秒后關閉系統并給用戶發送提示信息:[root@CentOS ~]# shutdown -t 100 -h now "System will shutdown 100 sencond later"

poweroff命令:
-n:關閉操作系統時不執行sync操作;[root@CentOS6 ~]# poweroff -n
-w:不真正關閉操作系統,僅在日志文件“/var/log/wtmp”中;[root@CentOS6 ~]# poweroff -w
-d:關閉操作系統時,不將操作寫入日志文件“/var/log/wtmp”中添加相應的記錄;[root@CentOS6 ~]# poweroff -d
-f:強制關閉操作系統;[root@CentOS6 ~]# poweroff -f
-i:關閉操作系統之前關閉所有的網絡接口;[root@CentOS6 ~]# poweroff -i
-h:關閉操作系統之前將系統中所有的硬件設置為備用模式。[root@CentOS6 ~]# poweroff -h

區別:
shutdown使系統關閉,參考一下現有的解釋:“命令安全地將系統關機。 有些用戶會使用直接斷掉電源的方式來關閉linux,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linux與windows不同,其后臺運行著許多進程,所以強制關機可能會導致進程的數
據丟失﹐使系統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甚至在有的系統中會損壞硬件設備。 而在系統關機前使用shutdown命令﹐會通知所有登錄的用戶系統將要關閉。并且login指令會被凍結﹐即新的用戶不能再登錄。直接關機或者延遲
一定的時間才關機都是可能的﹐還可能重 啟。這是由所有進程〔process〕都會收到系統所送達的信號〔signal〕決定的。這讓像vi之類的程序有時間儲存目前正在編輯的文檔﹐而像處理郵件〔mail〕和新聞〔news〕的程序則可以
正常地離開等等”
poweroff就是halt的軟鏈接而已。執行的還是halt命令。關于halt 命令,可以這樣理解:halt就是調用shutdown -h。halt執行時﹐殺死應用進程﹐執行sync系統調用﹐文件系統寫操作完成后就會停止內核。

reboot命令:重啟命令
-n:重啟前保留當前數據。[root@CentOS6 ~]# reboot -n
-f:強制重啟計算機。[root@CentOS6 ~]# reboot -f
-w:模擬重啟,并將數據寫入到“/var/log/wtmp”日志文件中。[root@CentOS6 ~]# reboot -w
-d:重啟,但不寫入日志。[root@CentOS6 ~]# reboot -d
-i:重啟計算機前關閉網絡。[root@CentOS6 ~]# reboot -i

hwclock命令:顯示硬件時間
[root@CentOS6 ~]# hwclock
Sun 14 Aug 2016 10:21:12 AM CST  -0.903692 seconds
[root@CentOS6 ~]# hwclock -w //將系統時鐘寫入硬件時鐘
[root@CentOS6 ~]# hwclock -r //看時間是否在變化
Sun 14 Aug 2016 10:23:15 AM CST  -0.930721 seconds

date命令:
%n : 下一行
%t : 跳格
%H : 小時(00-23)
%I : 小時(01-12)
%k : 小時(0-23)
%l : 小時(1-12)
%M : 分鐘(00-59)
%p : 顯示本地 AM 或 PM
%r : 直接顯示時間 (12 小時制,格式為 hh:mm:ss [AP]M)
%s : 從 1970 年 1 月 1 日 00:00:00 UTC 到目前為止的秒數
%S : 秒(00-60)
%T : 直接顯示時間 (24 小時制)
%X : 相當于 %H:%M:%S
%Z : 顯示時區
%a : 星期幾 (Sun-Sat)
%A : 星期幾 (Sunday-Saturday)
%b : 月份 (Jan-Dec)
%B : 月份 (January-December)
%c : 直接顯示日期與時間
%d : 日 (01-31)
%D : 直接顯示日期 (mm/dd/yy)
%h : 同 %b
%j : 一年中的第幾天 (001-366)
%m : 月份 (01-12)
%U : 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Su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w : 一周中的第幾天 (0-6)
%W : 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Mo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x : 直接顯示日期 (mm/dd/yy)
%y : 年份的最后兩位數字 (00.99)
%Y : 完整年份 (0000-9999)

[root@CentOS6 ~]# date +%F
2016-08-14
[root@CentOS6 ~]# date +%Y-%m-%d
2016-08-14
[root@CentOS6 ~]# date +%j
227
[root@CentOS6 ~]# date +%U
33
[root@CentOS6 ~]# date +%A
Sunday
等等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是如何劃分的
help command 適用內部命令,type command查看命令是否是內部命令
man command 內部,外部都可用
command –help 適用外部命令
info command 有鏈接的文檔是info頁
readme 幫助文檔

man 手冊是分章節的;man  Command
1、所有用戶可以使用的命令
2、系統內核調用,不是每個命令都有系統調用(如:man 2 read)
3、庫調用
4、特殊文件,如:/dev/tty1
5、文件格式(命令配置文件的語法,如:man 5 passwd)
6、游戲相關
7、雜項
8、管理員命令,如:fdisk

其中:
[]:可選內容
<>:必須給出內容
a|b|c:多選一
…:可以有多個

以ls為例
NAME:命令的名字
SYNOPSIS:綱要,簡要格式說明
DESCRIPTION:詳細的描述信息,分2種,短格式-a 長格式–all
AUTHOR:這個命令的作者
REPORTING BUGS:有BUG報告,發到郵件地址
COPYRIGHT:版權信息
SEE ALSO:參閱信息

6.請羅列出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法則極其功用規定
/bin:二進制,為所有用戶使用
/sbin:二進制,為管理員使用
/boot:內核,bootloader的存放位置
/dev:設備文件的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
/home:普通用戶的家目錄
/lib:基本共享庫和內核模塊
/media,/mnt:掛載點
/opt:可選的軟件安裝路徑(用的不多,除非oracle等)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srv:某服務運行的中間數據
/tmp:臨時文件,公共場所
/usr:
   /usr/share
   /usr/bin
   /usr/lib
   /usr/include
   /usr/src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var:經常發生變化的文件
   /var/log:日志文件
   /var/spool:緩沖文件(比如打印機的打印隊列)
   /var/run:服務的守護進程文件
   /var/lock:
   /var/mail:
/proc:偽文件目錄,系統運行起來放在內存中的內核信息
/sys:偽文件目錄,跟硬件設備相關的內核信息
/misc:雜項,不便歸類的目錄
/selinux:跟selinux相關的文件

原創文章,作者:lihuisjsq,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1588

(0)
lihuisjsqlihuisjsq
上一篇 2016-08-15
下一篇 2016-08-15

相關推薦

  • 分別設置CentOS 6與CentOS 7的開機啟動為3模式 遇到的問題

    vim /etc/inittab (centos 6) 把id:5: initdefault: 改成3模式 reboot 2  (centos7) vim /etc/inittab 打開文件沒有id:5: initdefault: 這一項 systemd使用比sysvinit的運行級別更為自由的target概念作為替代 第三運行級: multi-u…

    2017-05-18
  • 初識linux文件管理

    初識linux文件管理 1.文件系統與目錄結構 文件系統從根目錄 下開始,用“/”。 以. 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路徑分隔用/表示。文件系統的層級結構是LSB(linux standard base),遵循文件系統層級標準(FHS ) 文件命名規則:   文件名最長255個字節,包括路徑名在內共4095個字節  &nb…

    2017-02-18
  • 0811linux基礎小記(shell編程基礎)

    1.編寫腳本/root/bin/systeminfo.sh,顯示當前主機系統信息,包括主機名,IPv4地址,操作系統版本,內核版本,CPU型號,內存大小,硬盤大小。 #!/bin/bash echo "hostname: `hostname`" echo "OS VERSION: `cat /etc/issue`" e…

    Linux干貨 2016-08-15
  • ?HA專題: Corosync+Pacemaker+drbd實現MySQL高可用

    HA專題: Corosync+Pacemaker+drbd實現MySQL高可用 前言 實驗拓撲 實驗環境 實驗步驟 安裝前準備工作 配置DRBD 配置MySQL 配置Corosync+Pacemaker 測試 我遇到的問題 總結 前言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drbd的相關原理、編譯安裝、簡單的實現. drbd雖然可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但是我們上次的實現還…

    Linux干貨 2016-04-13
  • LAMP快速部署及LAMP組合深入講解-2

      lamp SQL 數據管理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數據分類: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 關系模型 數據庫:一個方案、一個項目 二維關系: 表:row, column 索引:index 視圖:view SQL接口: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類似于OS的shell接口;也提供編程功能; ANSI: S…

    2017-06-04
  • 第六周作業

    請詳細總結vim編輯器的使用并完成以下練習題 1、復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錄,將/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的行首加#; %s@^[[:space:]]\+@#&@g 2、復制/boot/grub/grub.conf至/tmp目錄中,刪除/tmp/grub.conf文件中的行首的…

    Linux干貨 2017-03-03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8-22 14:18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點,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