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教育網絡班21期+第6周課程練習

請詳細總結vim編輯器的使用并完成以下練習題
1、復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錄,將/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的行首加#;

%s/^([[:space:]]{1,}.*)/#\1/s

2、復制/boot/grub/grub.conf至/tmp目錄中,刪除/tmp/grub.conf文件中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s/^[[:space:]]{1,}/

3、刪除/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開頭,且后面跟了至少一個空白字符的行行的#和空白字符

%s/^(#[[:space:]]{1,})//

4、為/tmp/grub.conf文件中前三行的行首加#號;

1,3s/^/#/

5、將/etc/yum.repos.d/CentOS-Media.repo文件中所有的enabled=0或gpgcheck=0的最后的0修改為1;

%s/(gpgcheck=\|enabled=)[[:digit:]]/\10/g

6、每4小時執行一次對/etc目錄的備份,備份至/backup目錄中,保存的目錄名為形如etc-201504020202

0 */4 * * * [ -d /backup ] || mkdir /backup ; /bin/cp -r /etc /backup/etc-$(date +\%Y\%m\%d\%H\%M)

7、每周2,4,6備份/var/log/messages文件至/backup/messageslogs/目錄中,保存的文件名形如messages-20150402

0 0 * * 2,4,6 [ -d /backup/message</em>logs ] || mkdir -p /backup/message<em>logs ; /bin/cp /var/log/messages /backup/message</em>logs/messages-$(date +\%Y\%m\%d)

8、每天每兩小時取當前系統/proc/meminfo文件中的所有以S開頭的信息至/stats/memory.txt文件中

0 */2 * * * [ -d /stats ] || mkdir /stats;grep '^S' /proc/meminfo &gt;&gt; /stats/memory.txt

9、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內,每兩小時執行一次echo "howdy"

0 9-18/2 * * 1-5 echo "howdy"

腳本編程練習
10、創建目錄/tmp/testdir-當前日期時間;

    #!/bin/bash
    mkdir /tmp/testdir-$(date +\%F-\%H-\%m)

11、在此目錄創建100個空文件:file1-file100

    #!/bin/bash
    [ -e /tmp/testdir-$(date +\%F) ] &amp;&amp; rm -rf /tmp/testdir-$(date +\%F)
    mkdir /tmp/testdir-$(date +\%F)
    DIR=/tmp/testdir-$(date +\%F)
    touch $DIR/file{1..100}

12、顯示/etc/passwd文件中位于第偶數行的用戶的用戶名;

    #!/bin/bash
    #
    HH=<code>awk '{print NR}' /etc/passwd | tail -1</code>
    for i in <code>seq 2 2 $HH</code>;do
    head -$i /etc/passwd | tail -1 | awk -F: '{print $1}'
    done

13、創建10用戶user10-user19;密碼同用戶名;

    #!/bin/bash
    #
    for i in {10..19};do
        id user$i &gt;&gt; /dev/null 2&gt;&amp;1
        if [ $? -eq 0 ];then
            echo "user$i is already exit"
        else
            useradd user$i
            sleep 3
            echo "user$i" | passwd --stdin user$i
        fi
    done

14、在/tmp/創建10個空文件file10-file19;

    #!/bin/bash
    #
    for i in {10..19};do
        [ -e /tmp/file$i ] &amp;&amp; echo "file$i is exit " || touch /tmp/file$i
    done

15、把file10的屬主和屬組改為user10,依次類推。

    #!/bin/bash
    #    for i in {10..19};do
        [ -e /tmp/file$i ] &amp;&amp; echo "file$i is exit " || touch /tmp/file$i
        chown user$i.user$i /tmp/file$i
        /bin/ls -l /tmp/file$i
    done

原創文章,作者:hhaa0352,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4348

(0)
hhaa0352hhaa0352
上一篇 2016-08-15
下一篇 2016-08-15

相關推薦

  • BIND在生產環境中的創建

    一、實驗:BIND二級域的搭建(均以yum安裝bind),從實驗圖中可以看出需要五臺虛擬機進行測試 一、準備五臺虛擬機 二、配置root服務器 1、YUM安裝bind的程序 2、配置bind的主配置文件 3、配置區域文件 4、為了實驗的方便進行,把防火墻和SElinux關閉,并留意區域文件的屬主屬組 5、檢查named的主配置文件和區域文件是否語法錯誤,并啟…

    Linux干貨 2016-10-05
  • find、locate詳細解析

    文件查找 在linux系統中如果我們不知道具體的文件的具體位置,我們可以使用文件查找命令來找到我們想找的文件,linux中也有相當優秀的查找命令,(如locate、find),通常查找速度快是locate,因為它是利用數據庫查找的,所以速度很快,而find是全磁盤掃描進行查找,所以速度比較慢。 locate和find都是在文件系統上查找符合條件的文件含義。 …

    Linux干貨 2016-08-13
  • 課堂練習之 “;” 用法

    作業:如何實現前一條命令執行成功,才會執行后面一條命令,以及前一條命令執行失敗才會執行后一條命令。 首先,多條命令一起執行的方法有幾種。   1.用;隔開,不會判斷前一條命令是否執行成功或失敗。   2.用&&隔開,前面命令執行成功后,才會執行后面的命令。     3.用||或|隔開,前面命令執行失敗后…

    2017-07-15
  • linux學習總結-linux基礎(之二)

    六、在Linux基礎目錄命名法則及功用 根據FHS(http://www.pathname.com/fhs/)的官方文件指出, 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使用者可以了解到已安裝軟件通常放置于那個目錄下, 所以他們希望獨立的軟件開發商、操作系統制作者、以及想要維護系統的用戶,都能夠遵循FHS的標準。 也就是說,FHS的重點在于規范每個…

    Linux干貨 2016-09-23
  • linux系統啟動流程

    linux系統啟動流程 CentOS(5、6)系統啟動流程 具體流程: 加載BIOS的硬件信息與進行自我測試,并依據設置取得第一個可啟動的設備; 讀取并執行第一個啟動設備內MBR的boot Loader 依據boot Loader的設置加載Kernel,Kernel會開始檢測硬件與加載驅動程序 硬件驅動成功后,Kernel會主動調用init進程,而init會…

    Linux干貨 2016-09-11
  • btrfs文件系統——更加高級的文件系統

    Btrfs 文件系統: Btrfs ( B-tree ,Butter FS ,Better FS ) GPL ,Oracle公司在2007年研發,支持CoW(對文件快照),為了取代ext3,ext4,xfs 核心特點:          多物理卷支持:btrfs可由多個底層物理卷…

    Linux干貨 2016-08-31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8-22 15:02

    寫的很好,排版也很棒,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