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摩根定律讓學習liunx的小伙伴繞得頭疼,現在我就用洪荒之力為大家理順一下這個定律。
由圖片可以看出,
A=4+3
B=3+2
非A=2+1
非B=4+1
A且B就是代表既是A又是B的地方,A和B都有色塊3,所以色塊3代表了A且B
同時,我們再看A=4+3 ,B=3+2,我們可以推斷出,且運算的結果就是兩個算數式中重復的數字。
A且B=3
A或B就是代表可以是A的部分,也可以是B的部分,所以色塊2,3,4的和代表了A或B的范圍。再看A=4+3,B=3+2,我們可以推斷出,或運算的結果就是兩個算術式中所有數字相加,重復的數字只加一次。
A或B=2+3+4
非一個色塊,就是除了這個色塊的其他所有色塊之和。非n個色塊,就是除了這n個色塊的其他色塊之和。
例:
非3=1+2+4
由此,我們可以進行以下的運算
(非A)或(非B)=(2+1)或(4+1)=1+2+4
非(A且B)=非(4+3且3+2)=非(3)=1+2+4
(非A)且(非B)=(2+1)且(4+1)=1
非(A或B)=非(4+3或3+2)=非(4+3+2)=1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非A)或(非B)=非(A且B)
(非A)且(非B)=非(A或B)
下面讓我們來做下練習題:
-
chmod -rw /tmp/file1,編寫腳本/root/bin/per.sh,判斷當前用戶對/tmp/fiile1文件是否不可讀且不可寫
方法一:
[root@localhost bin]# cat per.sh
#!/bin/bash
[ ! -r /tmp/file1 -a ! -w /tmp/file1 ] && echo "you can't read and write /tmp/file1" || echo "you can read or write /tmp/file1 "
方法二:
[root@localhost bin]# cat per2.sh
#!/bin/bash
! [ -r /tmp/file1 -o -w /tmp/file1 ] && echo "you can't read and write /tmp/file1" || echo "you can read or write /tmp/file1 "
紅色標記處為兩條語句中不同的地方,但兩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有的小伙伴不理解 “所有用戶都沒有寫權限”的反面=至少有一類用戶有寫權限
我們可以拿個空瓶子來說明:
“空瓶子”反面=“瓶子里有水”,注意跟水量多少無關,有一滴水的瓶子也不算空瓶子,我們也可以說,
“空瓶子”反面=瓶子里至少有一滴水
所以,“所有用戶都沒有寫權限”的反面=至少有一類用戶有寫權限。
練習:
1、查找/var目錄下屬主為root,且屬組為mail的所有文件
find /var -user root -a -group -mail
2、查找/var目錄下不屬于root、lp、gdm的所有文件
find /var -not \( -user root -o -user lp -o -user gdm \)
3、查找/var目錄下最近一周內其內容修改過,同時屬主不為root,也不是postfix的文件
find /var -mtime -7 -a -not -user root -a -not -user plstfix
4、查找當前系統上沒有屬主或屬組,且最近一個周內曾被訪問過的文件
find / -nouser -o -nogroup -atime -7
5、查找/etc目錄下大于1M且類型為普通文件的所有文件
find /etc/ -size +1M -type f
6、查找/etc目錄下所有用戶都沒有寫權限的文件
find /etc -not -perm /222
7、查找/etc目錄下至少有一類用戶沒有執行權限的文件
find /etc -not -perm -111
8、查找/etc/init.d目錄下,所有用戶都有執行權限,且其它用戶有寫權限的文件
find /etc/init.d/ -perm -113
原創文章,作者:zebra930,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