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高級應用
1、主從復制
應用場景:
(1)、當主DNS服務器壓力過大,無法正常處理過多的DNS解析請求時,從DNS服務器可以起到負載均衡的作用。
(2)、當主DNS服務器出現故障時,從DNS服務器可以為其提供冗余備份功能。
實驗環境:
(1)、主DNS服務器 ns.nod.com IP地址:192.168.5.244
(2)、從DNS服務器 ns2.nod.com IP地址:192.168.5.245
(3)、測試域nod.com。
實驗拓撲:
1.1、配置/etc/named.conf初始化DNS環境
將非必須參數用//注釋掉,僅保留圖示必要參數即可。
1.2、配置/etc/named.rfc1912.zones,添加正向、反向解析區域
1.3、為主DNS服務器添加正向和反向解析文件
創建正向區域解析庫文件
# vim /var/named/nod.com.zone
創建反向解析庫文件
# cp /var/named/nod.com.zone /var/named/5.168.192.zone
# vim /var/named/5.168.192.zone
測試配置文件是否有語法錯誤
配置DNS服務器,將DNS地址指向本機IP地址。
service named reload 重新載入服務,啟用配置文件
測試正向解析
測試逆向解析
1.4、配置從服務器
(1)、配置/etc/named.conf,方法同主DNS配置
(2)、在/etc/named.rfc1912.zone中添加區域文件
測試配置文件是否有語法錯誤
執行service named start啟動DNS服務
在主DNS服務器的正、反向解析庫文件中添加從dns服務器的NS和A記錄
執行service named reload 更新配置文件,然后查看log信息
1.5、檢測主從復制結果
從服務器上的區域解析庫文件只能從主DNS服務器同步而來,并且在/var/named/slaves/下生成相應的文件,查看:
查看自動生成的區域解析庫文件注意紅色圈起的部分,$TTL $ORIGIN即是默認宏的使用。
客戶端工具測試DNS服務器
1.6、更改主DNS服務器記錄信息測試從服務器復制
正向解析
執行service named reload應用配置文件更改,查看日志信息
查看從服務器日志信息
驗證更新后的區域解析庫文件
經測試,從DNS服務器工作正常。
2、子域授權
應用場景:
(1)、在區域范圍廣、域內主機數量龐大的場景下,把原域劃分成多個小區域并指定新的DNS服務器,用以響應針對小區域內的主機的解析請求,進而減輕主DNS的壓力,并更易于管理。
試驗環境
(1)、主DNS服務器,ip地址:192.168.5.244(保留主從復制實驗中配置)
(2)、從DNS服務器,ip地址:192.168.5.245(保留主從復制實驗中配置)
(3)、子域DNS服務器,ip地址:192.168.5.248
(4)、主域nod.com,子域ops.nod.com。
(5)、本實驗僅演示正向解析子域授權效果。
實驗拓撲:
2.1、在主DNS服務器正向區域解析庫中添加子域ops.nod.com的膠水記錄,完成子域授權。
執行service named reload后,查看從DNS服務器同步情況。
2.2、配置子域DNS服務器
配置/etc/named.rfc1912.zone,聲明子域的正、反向區域。
創建子域正、反向解析庫文件
測試子域服務器的正、反向解析是否正常。
執行service named configtest 檢查配置文件無語法錯誤;執行chkconfig named on設置named服務永久開機啟動,執行service named start 啟動named服務并使用檢測TCP/UDP 53端口是否已經監聽。
測試正向解析
測試反向解析
2.3、定義轉發區域
事實上,由于域名解析的層次化結構,父域知道子域的IP地址,但是子域是不知道父域的地址的,當自域內的主機要通過子域DNS服務器解析父域的主機時,要在子域DNS服務器中添加轉發區域。
配置/etc/named.rfc1912.zone,添加其父域nod.com的轉發區域
forward first/only 轉發后面通常有著兩個參數可跟,轉發通常以遞歸方式,如目的服務器(192.168.5.244)不予遞歸DNS請求(不給解析nod.com域)的情況下,如果跟first,則會將請求轉發至根域服務器,進行迭代解析;如果跟only,則不會在轉發至根域服務器。
設置完轉發區域后測試如下
轉發配置還可以在/etc/named.conf中option部分,將子域無法解析的所有請求都轉發至指定DNS服務器
還可以在當前父域配置轉發,表示當父域不能解析時,轉發到指定DNS解析。
3、基于bind view實現智能DNS
應用場景:
(1)、智能DNS能夠在接受到用戶的DNS的請求后,根據其配置,返回給用戶所在網絡(如電信、聯通等)的需要訪問的網絡應用服務器的IP地址,從而避開了網絡運營商之間的互訪帶寬瓶頸。
實驗環境:
(1)、DNS服務器,ip地址:eth0:192.168.5.244
eth1: 192.168.80.128
(2)、主機A,模擬電信網段主機,ip地址:192.168.5.245
(3)、主機B,模擬聯通網段主機,ip地址:192.168.80.129
實驗拓撲
實現目的
(1)、主機A和主機B解析www.nod.com這個域名的IP地址時,能分別的到對應網段的主機IP地址。 3.1、ACL的應用和配置
在DNS服務器上,使用vim打開/etc/named.conf文件找到如上圖紅色標出的部分,allow-query選項注釋掉表示允許所有主機通過本DNS請求解析服務,也可以定義指定網段、ip地址、主機名等來限制查詢主機
格式 allow-query { IP|NETWORK|HOSTNAME; };
例如 allow-query { 192.168.5.0/24; 127.0.0.1; }; 表示允許192.168.5.0網段和127.0.0.1主機查詢本DNS服務器。
3.2、配置view,實現智能DNS解析
依指定定義的對象來區分要返回的DNS請求的結果,在bind中是通過view功能來實現的。
格式 view VIEWNAME {
view-client { 匹配對象,通常是一個acl };
在DNS服務器上,配置不同view下的區域配置信息
編輯/etc/named.conf
編輯/etc/named.rfc1912.zone
創建不同view中的區域解析庫文件
創建/etc/named/nod.com.telecom.zone
創建/etc/named/nod.com.unicom.zone
配置完畢后,執行service named reload應用配置文件更改
3.3、測試view
在主機A上測試www.nod.com,主機A上編輯/etc/resolv.conf,將DNS服務器指向192.168.5.244
在主機B上測試www.nod.com,主機B上編輯/etc/resolv.conf,將DNS服務器指向192.168.80.128
智能DNS功能實現。
原創文章,作者:Silently,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336
和大眾沒什么區別,沒什么自己的東西,也沒看到有啥新穎的東西,就是簡單的記錄了下你做過了這個實驗,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