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清空命令歷史
-d offset 刪除歷史中指定的第offset個命令
n 顯示最近的n條歷史
-a 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
-n 讀歷史文件中未讀過的行到歷史列表
-r 讀歷史文件附加到歷史列表
-w 保存歷史列表到指定的歷史文件
-p 展開歷史參數成多行,但不存在歷史列表中
-s 展開歷史參數馬一行。附加在歷史列表后
HISTSIZE 命令歷史記錄的條數
HISTFILE 指定歷史文件,默認為~/.bash_history
HISTFILESIZE 命令歷史文件記錄歷史的條數
HISTTIMEFORMAT=“%F %T” 顯示時間
HISTIGNORE=“sre1:str2:…” 忽略string1,string2歷史
命令歷史記錄方式:
ignorespace
erasedups 刪除重復的命令
export 變量名=“值”
ctrl+l 清屏
ctrl+o 執行當前命令,并重新顯示本命令
ctrl+s 阻止屏幕輸出,鎖定
ctrl+q 允許屏幕輸出
ctrl+c 終止命令
ctrl+z 掛起命令
ctrl+a 光標移到命令行首
ctrl+e 光標移到命令行尾,相當于end
ctrl+u 從光標處刪除到命令行首
ctrl+k 從光標處刪除到命令行尾
–help 顯示用法總結和參數列表
[]表示可選項
CAPS或<>表示變化的數據
X |y| z 的意思是“x或y或z”
-abc的意思是-a -b -c
{} 表示分組
man命令:命令查詢幫助
SYNOPSIS 用法格式說明
[] 可選內容
<> 必選內容
a|b 二選一
{} 分組
….. 同一內容可出現多次
DESCRIPTION 詳細說明
OPTIONS 選項說明
-a 列出抽有幫助
-k 列出所有匹配的頁面
b,^b 向文件首部翻屏
d, ^d 向文件尾部翻半屏
u,^u 向文件首部翻半屏
q 退出
# 跳轉至第#行
1G 回到文件首部
G 翻至文件尾部
-d 添加包含info格式幫助文檔的目錄
-f 指定要讀取的info格式的幫助文檔
-n 指定首先訪問的info幫助文件的節點
-o 輸出被選擇的節點內容到指定文件
文件系統:
/ 路徑分隔
metadata 元數據
date 數據
文件名規則:
文件名區分大小寫
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
文件名最長255個字節
包括路徑在內文件名稱最長4095個字節
藍色代表目錄
綠色代表可執行文件
紅色代表壓縮文件
淺藍色代表鏈接文件
灰色代表其他文件
/boot 引導文件存放目錄,主要是內核文件,引導加載器
/bin 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就會用到的程序
/lib 啟動時程序依賴的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
/lib64 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etc 配置文件目錄
/home/username 普通用戶家目錄
/root 管理員家目錄
/media 多媒體掛載點
/mnt 臨時文件掛載點
/dev 設備文件和特殊文件存儲位置
/opt第三方就用程序安裝位置
/srv 系統上運行服務用的數據
/tmp 臨時文件存儲位置
/usr 系統存放軟件的地方
/var 存放系統日志的地方
-普通文件
d 目錄文件
b 塊設備
c 字符設備
l 符號鏈接文件
p 管道文件pipe
s 套接字文件socket
cd 切換目錄命令
ls 列出當前目錄的內容或指定目錄
-a 包含隱藏文件
-l 顯示額外的信息
-R 目錄遞歸通過
-ld 目錄和符號鏈接信息
-l 文件分行顯示
-S 按從大到小排序
-t 按mtime排序
-u 配合-T選項,顯示并按atime從新到舊排序
-U 按目錄存放順序顯示
-X 按文件后綴排序
-L 支持符號連接
-f
顯示文件系統狀態而非文件狀態
-t 以簡潔方式輸出信息
–help 顯示指令的幫助信息
–version 顯示指令的版本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hjw2017,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