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ias別名
(1)查看、設置別名
Linux系統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工具叫alias,可以讓我們將一些需要頻繁使用的但又過于冗長的命令設置一個別名,這樣一來,以后只需輸入一個簡短的別名就可以達到同樣的作用。
alias顯看當前已定義的別名
使用alias
aliname=’command [-x] [….]’ 可以定義別名(中括號的意思是可加可不加)。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別名=命令,還可以別名=命令+選項
例如,我們設置一個編輯網卡的配置文件別名,然后只需要輸入別名,就可以進入了。
(2)刪除別名
unalias aliname可以取消別名定義。
unalias
-a取消所有別名
(3)查找命令順序
現在我們使用type查看一下cp
我們發現它在alias中。就是說當我們執行一條命令時,首先去別名中找。
因此應該刷新順序為:alias > 內部命令> hash > PATH > command not find
(4)永久有效方法
如果只是按照上面的修改,退出后就失效了。如果想永久有效,要定義在配置文件中。
如果想僅對當前用戶有效,使用nano修改~/.bashrc中的內容。
~ 表示用戶的家目錄,root用戶的家目錄在/root下。
將命令加入文件中保存即可。
如果想對所有用戶有效,則修改/etc/bashrc 文件。
將命令加入文件中保存即可。
PS:這個修改需要在下次登錄時才生效,如果想立即生效,可以使用source .bashrc強制當前就讀取。
(5)執行命令時不受別名影響
共有三種方式: \command
‘command’
/path/command 路徑
2. 命令格式
(1) 短選項
例如-l,-a,
ls命令表示列出當前目錄內容, ls -l表示顯示文件詳細信息,ls -a表示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以.開頭的文件即為隱藏文件)。
那么,如果我們想要顯示所有包括隱藏文件的詳細信息呢?
我們就可以把兩個短選項結合起來:ls -a -l 或 ls -l -a 或 ls -al 或 ls -la 都可以。
(2) 長選項
例如–help。
長選項需要打兩個–。因為有些選項自身由多個字母組成,因此需要輸入兩個–表示長選項。(否則如果只輸入一個–就會被當成-h -e -l -p 來執行了)
3. 命令終止
當一個命令正在執行而用戶想終止,則使用終止命令。
ctrl+d 正常終止命令
ctrl+c 強制終止命令
4. 命令間隔
多個命令可以用;符號間隔開來,將會依次執行。當前一個命令執行結束,執行后一條命令。
PS:它并不會判斷前一條命令是否執行成功或失敗
如果希望判斷是否執行成功,則需要判斷:
cmd1 && cmd2
1. 若 cmd1 執行完畢且正確執行($?=0),則開始執行 cmd2。
2. 若 cmd1 執行完畢且為錯誤 ($?≠0),則 cmd2 不執行。
cmd1 || cmd2
1. 若 cmd1 執行完畢且正確執行($?=0),則 cmd2 不執行。
2. 若 cmd1 執行完畢且為錯誤 ($?≠0),則開始執行 cmd2。
5. 命令分行
一個命令可以用\分成多行。輸入完\敲一下回車,就可以在第二行繼續打了。
原創文章,作者:T_endles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