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發展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能接收和存儲信息,并按照存儲在其內部的程序對海量數據進行自動、高速地處理,然后把處理結果輸出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1946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計算機,用于軍事,計算彈道。
1946年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即所有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組成,所有遵循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設備統稱為計算機。
1965年Inter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先生提出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根據性能的區別適用于不同的領域。微型計算機也就是我們的常用的家庭電腦。
服務器是計算機的一種,是網絡中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服務器在網絡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盤、磁帶、打印機及昂貴的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絡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絡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布及數據管理等服務。
計算機的組成
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由控制器和運算器構成,是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
主板
主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安裝在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內存
內存是介于CPU和外部存儲之間,是CPU 對外部存儲中程序與數據進行高速運算時存放程序指令、數據和中間結果的臨時場所,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高速集成電路
內存分為ddr2內存、ddr3內存、ddr4內存,內存帶寬的計算公式:
內存帶寬=內存總線頻率X數據總線位數/8
硬盤
計算機的存儲介質,由盤片、讀寫頭、馬達組成,接口類型分為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SAS接口,大小分為3.5英寸、2.5英寸、1.8英寸。
電源和風扇
*支持計算機的電力負載,保障計算機正常穩定的運行
*支持冗余,防止電源故障
顯卡
顯卡是計算機的GPU,即圖形處理器負責對圖像的處理和輸出,顯卡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服務器對的顯卡集成在主板上,家用電腦因運行windows軟件和游戲,大多使用獨立顯卡
網卡
網卡是負責連接網絡的硬件設備,網卡分為有線網卡和無線網卡,網卡根據傳輸速度又分為千兆網卡和萬兆網卡
原創文章,作者:M25-yangyife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