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1:用軟件模擬生成RAID
(1)選擇磁盤或者創建新的分區lsblk
選擇bcde四塊磁盤 創建新的分區 每個為5Gfdisk(gdisk) /dev/sdb
交互式方式創建 選擇分區ID為raid 6.7編號不一樣?。?!
>可能需要同步內核中的磁盤分區表 centos6中用partx -a centos7中用 partprobe命令
(2)創建RAID
mdadm -C /dev/md0 -a yes -l 5 -n 3 -x 1 /dev/sd{c,d,e}1 /dev/sdb2
>解釋:
>創建設備名為/dev/md0
-a yes自動創建目標RAID設備文件
-l 5 指明級別為RAID5
-n 3 使用3個塊來創建
-x 1 使用一個塊作為備用
默認選擇chunk大小為512k
后接設備名 /dev/sd{c,d,e}1 /dev/sdb2
(未指定chunk的 默認為512k)
利用cat /proc/mdstat
查看創建的狀態 (下圖已經創建完成)
(3)創建文件系統并掛載RAID
mkfs.ext4 /dev/md0
為磁盤創建文件系統為ext4
mkdir -p /mnt/raid5
創建需要掛載的目錄
mount /dev/md0 /mnt/raid5
掛載到目錄mdadm -D /dev/md0
查看raid信息vim /etc/fstab
寫入掛載的配置文件
(4)生成raid的配置文件
實驗:創建邏輯卷
(1)選擇合適的磁盤或者分區作為物理卷
選擇磁盤bcde創建分區作為lvm的物理卷
gdisk /dev/sd#
>注意選擇分區的ID 6.7不一樣!?。?br />可能6中需要用partx -a /dev/分區名 來同步內核中的磁盤分區表 7中用 partprobe
生成物理卷PV pvcreate /dev/sd{b,c,d,e}1
查看生成的物理卷pvdisplay
(2)將生成的物理卷集合為卷組
vgcreate -s 16M vg0 /dev/sd{b,c,d,e}1
>-s 指定PE大小 默認是4M
vgdispaly
查看vg詳細信息
(3)將生成的物理卷劃分為邏輯卷
lvcreate -n lv0 -L 10G vg0
lvcreate -n lv1 -l 20%VG vg0
lvcreate -n lv2 -l 100 vg0
>三種不同的方法
lvdisplay 查看邏輯卷詳細信息
對邏輯卷創建文件系統
mkfs.ext4 /dev/vg0/lv0
mkfs.ext4 /dev/vg0/lv1
mkfs.ext4 /dev/vg0/lv2
>三個要分開創建
(4)將邏輯卷掛載到目錄
mkdir -p /mnt/lv{0,1,2}
創建掛載目錄
可以直接寫入文件/etc/fstab
mount -a生效 df查詢
原創文章,作者:OscaoChaser,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