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磁盤分區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是在磁盤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盤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不同類的目錄與文件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越多分區,也就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可以將文件的性質區分得更細,按照更為細分的性質,存儲在不同的地方以管理文件;但太多分區就成了麻煩??臻g管理、訪問許可與目錄搜索的方式,依屬于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當改變大小的能力依屬于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時,需要謹慎地考慮分區的大小。磁盤分區可做看作是邏輯卷管理前身的一項簡單技術。在一個MBR分區表類型的硬盤中最多只能存在4個主分區。如果一個硬盤上需要超過4個以上的磁盤分塊的話,那么就需要使用擴展分區了。如果使用擴展分區,那么一個物理硬盤上最多只能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它必須經過第二次分割成為一個一個的邏輯分區,然后才可以使用。一個擴展分區中的邏輯分區可以任意多個。
磁盤分區的目的:
1.有利于管理,系統一般單獨放一個區,這樣由于系統區只放系統,其他區不會受到系統盤出現磁盤碎片的性能影響。
2.礙于技術限制(例如舊版的微軟FAT文件系統不能訪問超過一定的磁盤空間;舊的PC BIOS不允許從超過硬盤1024個柱面的位置啟動操作系統)
3.如果一個分區出現邏輯損壞,僅損壞的分區而不是整個硬盤受影響。
4.Linux交換文件通常自己就是一個分區。在這種情況下,雙重啟動配置的系統就可以讓幾個操作系統使用同一個交換分區以節省磁盤空間。
5.避免過大的日志或者其他文件占滿導致整個計算機故障,將它們放在獨立的分區,這樣可能只有那一個分區出現空間耗盡。
6.兩個操作系統經常不能存在同一個分區上或者使用不同的“本地”磁盤格式。為了不同的操作系統,將磁盤分成不同的邏輯磁盤。
7.許多文件系統使用固定大小的簇將文件寫到磁盤上,這些簇的大小與所在分區文件系統大小直接成比例。如果一個文件大小不是簇大小的整數倍,文件簇組中的最后一個將會有不能被其它文8.件使用的空閑空間。這樣,使用簇的文件系統使得文件在磁盤上所占空間超出它們在內存中所占空間,并且越大的分區意味著越大的簇大小和越大的浪費空間。所以,使用幾個較小的分區而不是大分區可以節省空間。
9.每個分區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定制。例如,如果一個分區很少往里寫數據,就可以將它加載為只讀。如果想要許多小文件,就需要使用有許多節點的文件系統分區。
10.在運行linix的多用戶系統上,有可能需要防止用戶的硬連結攻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home和/tmp路徑必須與如/var和/etc下的系統文件分開。 ———參考資料來自百度
分區命令:
fdisk,gdisk,parted
1. fdisk命令
fdisk 【選項】【參數】
fdisk -l 查看硬盤分區信息
fdisk -c打開或禁用dos模式
fdisk -u
fdisk 【參數】對指定的硬盤進行分區
o重建分區表
gdisk 功能類似于fdisk
parted /dev/sdX mkpart primary 1 1000
原創文章,作者:李先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5043